從安裝到校準:日本圖技記錄儀初次使用全流程操作手冊
發布日期:2025-10-24 點擊:40
日本圖技記錄儀是工業、科研及環境監測領域中用于長時間采集與記錄溫度、電壓、電流、濕度等多參數數據的儀器,憑借高精度、大存儲容量及長續航能力,廣泛應用于電力系統監測、實驗室數據采集、環境溫濕度跟蹤等場景。初次使用時,需嚴格按照“安裝-配置-校準”流程操作,以確保數據準確可靠。
第一步:安裝準備
1.設備檢查:開箱后核對配件(主機、傳感器探頭、SD存儲卡、電源適配器、USB線),檢查主機外觀是否有運輸損傷(如屏幕裂紋、接口變形),傳感器探頭線纜是否完好(無破損或氧化)。
2.環境確認:記錄儀需安裝在干燥、通風的環境中(避免高溫>50℃、高濕>80%RH或強電磁干擾區域,如電機旁),若用于戶外監測(如氣象站),需加裝防水外殼(IP65及以上防護等級)。
3.電源連接:根據型號選擇供電方式(部分記錄儀支持電池供電(續航7-30天)或外接電源(5-24V DC),初次使用建議連接電源適配器(避免電池電量不足導致數據中斷)。
第二步:硬件連接
1.傳感器安裝:根據測量參數選擇對應探頭(如溫度傳感器為PT100或K型熱電偶,電壓傳感器為高阻抗輸入探頭),將探頭連接至主機的對應通道接口(通常標注為CH1、CH2…),確保連接牢固(無松動,避免接觸電阻影響數據)。例如,溫度探頭插入被測介質(如液體或空氣)時,需保證探頭頭部浸入(深度≥探頭長度的2/3),避免測量誤差。
2.主機固定:將記錄儀安裝在穩固的支架或面板上(如實驗室工作臺或設備機柜),避免振動導致內部元件松動(長期振動可能損壞存儲芯片)。

第三步:初始配置
1.開機與語言選擇:長按電源鍵(通常為紅色按鈕)開機,根據屏幕提示選擇操作語言(支持中文、英文等),進入主菜單。
2.通道設置:通過觸摸屏或按鍵進入“通道配置”菜單,選擇需使用的通道(如僅用CH1測溫度,則關閉其他通道以降低功耗),設置測量單位(如溫度單位℃或℉,電壓單位V或mV)。
3.采樣參數:設置采樣間隔(根據需求選擇,如監測快速變化的電壓信號可選100ms/次,記錄緩慢變化的溫濕度可選1分鐘/次),存儲模式(循環存儲或滿存停止,默認循環存儲可覆蓋舊數據,避免內存滿導致停機)。
第四步:校準操作
記錄儀出廠時已校準,但初次使用或長期存放后需進行現場校準以確保精度:
1.零點校準:對于電壓/電流測量,將傳感器輸入端短接(模擬0輸入),觀察記錄儀顯示值(應為0V或0mA,偏差>±0.1%FS需校準);對于溫度測量,將探頭置于標準恒溫環境(如冰水混合物(0℃)或恒溫箱(25℃)),對比記錄儀顯示值與標準值(誤差>±0.5℃需調整)。
2.量程校準:輸入已知標準信號(如用標準電壓源輸入5V,或標準溫度源設置100℃),在記錄儀上讀取測量值,若偏差超過說明書允許范圍(通常±1%FS),通過菜單中的“校準系數”選項調整(按提示輸入標準值與實測值,儀器自動計算修正系數)。
第五步:數據存儲與導出
校準完成后,啟動記錄儀開始數據采集(按下“開始”鍵或通過軟件遠程啟動),數據將自動保存至SD卡(格式為CSV或專有格式)。測試結束后,通過USB線連接電腦,用記錄儀配套軟件(如GRAPHTEC View軟件)導出數據,或直接取出SD卡用讀卡器讀取(支持Excel打開分析)。
按照以上流程操作,日本圖技記錄儀即可快速投入初次使用,通過規范的安裝、配置與校準,確保長時間采集的數據準確可靠,為科研、生產及環境監測提供堅實的數據支撐。

